博迁新材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4-08-11 07:26:59 | 作者: 粗粉加工设备
产品特点
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总体呈现低迷状态,下半年随着MLCC国产替代化进程的加快,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也呈现逐步回暖的趋势。纵观全年,公司产品总体销售量相较于2022年有明显的增长。然而,受产品结构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坏因影响,公司整体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地下跌,2023年公司实现出售的收益688,907,455.4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72%,实现净利润-32,311,146.1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1.05%。报告期内,企业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公司秉持品质创新的企业精神,聚焦180纳米以下小粒径成品粉体的研发与规模化生产工作。公司一方面对现有生产制造工艺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开发新分级工艺、调整工艺路线等有效途径,使得分级过程更精准可控;一方面,围绕市场需求趋势布局产品线,加大适配高容电子浆料用小粒径成品粉体开发力度,推出多种新型号和粒径规格的粉体产品,实现MLCC用全系列电极镍粉产品布局,助力公司未来在高端电极镍粉市场的深度挖掘与拓展。
银包铜粉方面,公司持续优化银包铜粉量产工艺,着力提升粉体各方面性能,为下游客户提供一系列低银含量定制化产品,满足客户端日渐增长的高性能、低成本需求。同时,不断强化生产线年上半年顺利完成了从中试产线到半自动量产线的转化,并于下半年持续进行量产关键设备的精益化改造,不断的提高量产品质。报告期内,银包铜粉产品实现出售的收益54,933,415.95元。
公司践行自主技术创新战略,不断加码研发投入,2023年度公司研发投入6847.9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8%。公司充分的利用研发技术平台资源,持续推进硅基材料、多元合金粉体等新产品开发工作,配合下游客户共同解决硅基负极材料体积膨胀问题,一同探讨验证硅基材料在固态电池应用领域的可能性,为客户定制差异化特性纳米合金粉体。报告期内,子公司广新纳米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公司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格外的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逐渐完备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围绕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开展专利布局工作。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子公司广新纳米被认定为“2023年浙江省商业机密保护示范点”。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背景下,公司积极做出响应和执行双碳政策,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绿色制造。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广新纳米作为“绿色工厂”获批企业,通过建设实施屋顶光伏并网电站,在减少电力消耗的同时优化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能源管理,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与减少排放有机结合,实现节能减排。
其次,公司积极地推进生产制造的数字化改造,通过对ERP、MES等生产管理系统的持续优化与完善,实时监控生产流程,增强生产的全部过程数字化、可视化,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报告期内,子公司广新纳米“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成功通过验收,促进生产经营提质增效。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中的“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2018)》,公司业务属于“3.新材料产业”之“3.6前沿新材料”之“3.6.4纳米材料制造”。
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行业是伴随着下游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而慢慢地发展起来的,电子元器件的片式化、小型化发展的新趋势造就了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蒸蒸日上的局面。通常,粉体的定义为固体小颗粒的集合体,小颗粒尺度界于1纳米到1毫米范围,1纳米略等于45个原子排列的长度。而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粒径普遍在10微米以下,并且趋向从微米级向纳米级方向缩小。
目前,MLCC内电极用金属粉体粒径一般在纳米及亚微米的范围内,外电极用金属粉体粒径在10微米以下。
其中,MLCC用镍粉更是要求镍粉球形度好、振实密度高、电导率高、电迁移率小、对焊料的耐蚀性和耐热性好、烧结温度比较高、与陶瓷介质材料的高温共烧性好等诸多细节指标,因此,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制造业对所需的工艺设计、工艺装备和过程控制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关键技术方面的要求都一定要通过很复杂、细致的工艺过程来实现,金属粉体材料制备方法无论是基于何种方法都须依靠复杂的工艺流程和高昂的设备投入完成,生产的全部过程具有技术工艺技术要求较高、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
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行业不同于传统的粉末冶金材料行业,为符合下游电子元器件产品小型化、薄型化的要求,电子元器件用金属粉体粒径远小于传统的粉末冶金材料,其制造工艺也有明显差异,生产成本也远非普通的粉末冶金材料可比。
与电子元器件行业有关的第一个论断就是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电子线路都需要电容和电阻,而目前需求最大的电容就是MLCC。以MLCC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行业基础元器件的技术发展向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行业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行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下游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与先导,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行业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纳米级、亚微米级镍粉和亚微米级、微米级铜粉、银粉、银包铜粉、合金粉。其中镍粉、铜粉主要应用于MLCC的生产,并广泛应用到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以及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其他工业领域当中;银包铜粉产品主要用于制作光伏领域异质结(HJT)电池用低温浆料。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的积累与投入,坚持立足于技术创新,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现行有效授权专利共计168项:其中境内专利146项,包括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专利88项;境外专利22项。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江苏省绿色工厂”、“江苏省优秀企业”、“2023年度宿迁精品”、“宿迁市引才用才先进单位”、“第四届宿迁市专利奖一等奖”等荣誉。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公司不断加大在金属粉体材料领域的产品研发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促进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硬件设施不断充实提高,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制定了《QEP8.1.1-2016质量运作策划和控制规范》《QEP8.7.1-2016不合格控制规范》《QEP9.1.2-2016质量监测分析评价规范》《QEP10.2.1-2016不合格纠正措施控制规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等质量控制制度,既符合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也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目前,公司对产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贯穿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完善、有效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公司已通过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产品质量得到良好的市场反馈,也得到了国际一流企业的认可。完善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有效保证了公司产品的使用性能,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广新纳米依托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共同搭建的先进能源材料与储能器件研发中心,积极利用双方优势,围绕双方共同致力的先进能源材料研发方向联合打造高能级研发平台,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并发挥引领作用。
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利平是公司的创始人,拥有20年以上的金属粉体材料行业经营管理经验,对公司产品应用、市场推广、品牌建立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公司董事兼总经理GangqiangChen(陈钢强)博士,拥有30年以上的金属粉体材料研发经验,对公司产品技术研发与创新起到了引领作用。
经过多年的市场积累,公司产品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公司可靠的产品质量使得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得下游客户的认可。
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MLCC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MLCC等电子元器件的生产所要求的精细程度极高,进而对金属粉体材料产品质量和技术指标的要求比较高,下游客户均通过严格程序审查及产品检验后选择规模实力较强、工艺技术水平较高、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进行合作,公司与三星电机、巨、台湾华新科、风华高科000636)、潮州三环等国际、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领先企业保持了长期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表明公司的品牌实力受到业内领先企业的认可。
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总体呈现低迷状态,下半年随着MLCC国产替代化进程的加快,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也呈现逐步回暖的趋势。纵观全年,公司产品总体销售量相较于2022年有明显的增长。然而,受产品结构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整体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88,907,455.4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72%,实现净利润-32,311,146.1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1.05%。
2023年面向消费电子市场的MLCC尚未完全扭转向好,但面向新能源、通信设备、工业设备、医疗电子等高端领域的MLCC市场却保持增长,特别是汽车行业,搭载更多MLCC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超高速增长态势,叠加燃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给车用MLCC需求量带来的增长,预计全球汽车电子用MLCC的需求量将保持较高增速。
预期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复苏以及汽车市场的强劲发展,未来MLCC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预计2023年开始会恢复稳定增长趋势,到2026年预计全球MLCC需求量将达57,110亿只,其中中国MLCC需求量将达42,570亿只,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16%和2.90%,MLCC市场长期发展趋势良好,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分应用类别来看,未来在消费电子领域MLCC用量保持小幅稳定增长的同时,汽车电子用MLCC市场需求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全球及中国未来五年汽车电子用MLCC需求量复合增长率分别达7.01%和10.09%。
从全球市场范围来看,随着智能化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与更新、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等带来的汽车电子化水平的提高、5G通信的推广和工业自动化不断深入,相关领域对MLCC等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不断扩大,整个MLCC等电子元器件行业将处于较长的行业繁荣期,从而带动上游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行业的繁荣。
创新驱动与核心技术突破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公司将立足于“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象冷凝法”这一核心技术,对于生产工艺不断加以升级迭代,推动产品品类从金属粉体延伸到非金属粉体,从单质金属拓展到多元合金,协同战略合作客户探索扩充高附加值产品阵容。
2024年是深入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公司董事会将继续紧扣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勤勉尽责,坚持人才创新双驱动,重点部署以下工作: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创新和需求驱动下新一轮周期复苏已然开启。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战略支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纳米级硅基材料研发领域,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把握发展机遇,推动技术与产品不断升级,强化新产品开发工作;同时,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聚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并借助已有平台优势,为新型硅基材料持续赋能,培育新的增长点,全面提升公司整体实力。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研发银包覆金属粉体,着力打造涵盖多种规格粒径,且具备高导电性、低银含量特性的银包铜粉新品,以满足下游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综合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同时,在稳定既有产品和业务的基础上,深挖银包覆金属粉体的潜在应用场景,配合客户前瞻性布局银粉替代应用领域等新赛道,持续推动技术攻关,不断丰富和完善银包覆金属粉体系列产品线。
伴随着AI、VR等技术创新赋能,消费电子将迎来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公司作为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将持续利用自身核心技术及产品优势,深化与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重点围绕MLCC高容电子浆料用小粒径成品粉体开展推广工作,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优化产品结构。公司将密切关注客户需求变化,持续跟进其产品开发情况,从消费电子市场外延,深入拓展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积极挖掘潜在客户群体,扩大客户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及盈利空间。
此外,公司将不断拓展亚微米级、微米级合金粉体产品的应用场景,瞄准全球市场,重点关注新兴市场,大力拓宽业务边界,进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将继续贯彻执行“降本增效”原则,从内核出发,围绕数智化管理、员工能力素质培养以及供应链体系优化升级三大维度,开展成本精细化管控,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首先,公司将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数智赋能,大力推进生产与检测设备数字化改造,并依托ERP、MES等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系统性培训,深化员工安全、成本、质量意识,进一步落实精益化生产;同时,公司将加强供应链全球化管理,不断开发优质供应商资源,通过规模化采购、择优建立与供应商长期合作关系等方式,推动降本工作的有效落实。
公司将持续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其他专门委员会之间的职责划分,保障公司规范运作,全面提升运营质量与效率;持续推进生产现场5S管理,确保生产经营稳定有序;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资金,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内控管理,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建设,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纳米级、亚微米级镍粉和亚微米级、微米级铜粉、银粉、银包铜粉、合金粉。其中镍粉、铜粉主要应用于MLCC的生产,并广泛应用到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以及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其他工业领域当中;银包铜粉产品主要用于制作光伏领域异质结(HJT)电池用低温浆料。
上述领域的景气程度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在宏观经济向好的年度,受消费需求提振等因素的影响,电子产业的景气程度较高;而经济形势的较动,可能对包括公司在内的电子产业及相关上下业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受终端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下滑影响,2022年和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的下游MLCC市场需求出现了下滑。若未来市场因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而再次发生波动,可能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持续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业绩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MLCC等电子元器件生产商以及各类浆料生产商,包括三星电机、台湾华新科、巨等知名MLCC生产商。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79.73%,其中,公司对三星电机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44.78%,客户集中度较高。
上述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LCC行业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2021年全球前十大厂商合计占据MLCC行业91.80%的全球市场份额,其中三星电机占据该行业市场份额20%以上。2022年及2023年,三星电机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额均出现同比减少,若未来三星电机等大客户持续减少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则公司可能出现订单减少的不利局面。公司面临因客户集中度较高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镍块、铜棒及银砂,其价格会随该金属品种的全球市场的价格波动而发生变化。公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受原材料采购成本影响而发生变化,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通常基于订单当天的相关网站发布的现货市场价格的中间价确定,原材料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受大宗商品及相关商品期货价格的影响较大,价格波动可能对公司的生产成本及毛利率水平造成较大影响。公司采购量最大的原材料镍市场价格在2021年体现稳步上升趋势,2022年上半年由于外部宏观环境变动及俄乌战争影响市场价格急剧攀升,2022年下半年以来仍处于震荡上升状态,2023年进入震荡下行通道。2022年一季度以前,公司无法在原材料价格上涨时随时调整产品售价,导致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到不利影响;2022年二季度开始,公司产品报价方式调整为原材料平均价格加加工费,由于前期高价购进原材料及成本核算方式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若公司未来对原材料购进成本的管理出现偏差,仍将影响公司成本效益及毛利率水平。
为应对下游MLCC生产厂商的临时供货需求,公司通常会保有一定量的安全库存;为有效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同时也为降低原材料(主要是镍块、铜棒、银砂)采购成本,公司通常会在金属市场价格处于低点时进行一定量的采购;针对境外销售,公司销售给主要客户的每批产品均需由对方进行样品测试,测试通过后公司再行发货,从样品送货到产品发货间隔期约为半个月到一个月,如送检样品品质未达到客户要求,返工则需要一定时间,故公司通常保有一定量的产成品存货。另外,公司金属制粉设备除每个月例行的检修更换辅材之外会一直处于不停运状态,导致公司存在一定量的在产品。存货规模较大会降低公司运营效率,同时产生跌价风险,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应收账款的主要客户是MLCC制造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者上市公司,其资本实力强、信誉度高,主要客户与公司建立有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尽管如此,如果行业和主要客户经营状况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应收账款仍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实力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多项专利及专有技术,公司通过与主要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合同等措施降低技术失密的风险,但不能排除因个别技术人员违反职业操守而泄密或者技术机密被他人盗用的可能,一旦核心技术失密,将可能给公司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工程案例
相关设备